2022年11月5日、6日,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、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首都高等院校第14届秋季学生田径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首高”)(甲组)成功举办。全部由非体育特长生组成的北大普通生田径代表队共派出11男9女共20位运动员,在25个项目上与北京14所参与甲组比赛高校的优秀运动员们一较高下。
在领队郑重副主任和教练员李玉新、曹晓培、万平、王丽文、李宁、李贵森、滕炜莹、吴尚辉的带领下,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,北大的运动员们摘得6金6银4铜,较上届5金4银3铜的成绩有所突破。本次比赛,北大共打破5项赛会纪录(女子全能、男子全能、男子800米、男子1500米、女子5000米)及9项校纪录,陈书田、池昱霖、梅文强、王若熙4位破纪录运动员获得最佳运动员奖,王丽文、滕炜莹、李宁、李贵森4位教练员获得最佳教练员奖,多人创造个人最佳成绩(PB),所有出战选手及所有参赛项目上均有积分入账。最终,北大获得最佳组织奖、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、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、混合团体总分第一名,这也是北大时隔三年再次捧起混团冠军奖杯!
合影
成绩单
姓名
院系
参赛项目
成绩
名次
备注
陈书田
医学人文学院
女子全能
1961
1
破赛会纪录、校纪录、PB
池昱霖
物理学院
男子全能
2938
1
破赛会纪录、校纪录、PB
梅文强
政府管理学院
男子800米
1:55.00
1
破赛会纪录、校纪录、PB
男子1500米
4:08.02
1
破赛会纪录、校纪录、PB
混合4×400接力
4:02.81
2
王若熙
物理学院
女子5000米
19:25.33
1
破赛会纪录、PB
女子800米
2:44.59
7
PB
宫婧溪
哲学系(宗教学系)
女子800米
2:37.51
1
破校纪录、PB
女子1500米
5:22.76
2
破校纪录、PB
王博申
国家发展研究院
男子4×100接力
00:43.73
2
破校纪录
男子200米
00:22.46
3
破校纪录、PB
男子100米
00:11.37
3
戴悦浩
数学科学学院
男子4×100接力
00:43.73
2
破校纪录
男子100米
00:11.28
2
男子400米
00:56.09
10
混合4×400接力
4:02.81
2
魏子淇
物理学院
男子4×100接力
00:43.73
2
破校纪录
男子200米
00:23.70
7
PB
男子400米
00:52.85
3
PB
张章
信息科学技术学院
男子4×100接力
00:43.73
2
破校纪录
男子跳远
5.66
6
吴思贤
历史学系
跳高
1.40
2
破校纪录
跳远
4.71
2
女子4×100接力
00:56.27
5
张紫瑶
城市与环境学院
女子4×100接力
00:56.27
5
女子200米
00:29.68
6
预赛PB
女子400米
1:12.81
7
混合4×400接力
4:02.81
2
陈佳琪
外国语学院
女子4×100接力
00:56.27
5
女子100米
00:14.19
6
女子200米
00:29.49
5
徐晨蕾
基础医学院
混合4×400接力
4:02.81
2
女子4×100接力
00:56.27
5
女子400米
1:11.42
6
李曼
生命科学学院
女子1500米
5:35.00
7
PB
女子5000米
20:16.61
6
PB
胡潇月
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
女子铅球
8.06
4
女子三级跳远
7.75
8
岳鹏云
智能学院
男子全能
2307
3
PB
张筱祺
数学科学学院
男子10000米
34:27.26
4
PB
男子1500米
4:23.50
4
王悦翔
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
男子10000米
34:52.29
7
PB
王程
物理学院
男子110米栏
00:19.88
6
男子三级跳远
10.93
10
任瑞龙
软件与微电子学院
男子跳高
1.70
7
男子跳远
5.18
14
PB:Personal Best,个人最佳成绩。
来自物理学院的博士生池昱霖在本次比赛中向全能五连冠发起冲击,医学部的陈书田则是第二次参加全能比赛。二人均在在全能五个项目中的四项及全能总分上取得个人最好成绩、打破在上届首高中由自己创造的的赛会纪录和校纪录。
体育教研部党委书记陈征微为池昱霖颁奖
体育教研部副主任郑重为陈书田颁奖
政府管理学院的梅文强第二次参加首高,在男子800米和1500米项目中均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,同时也打破了由他本人保持的校纪录。在800米的比赛中,梅文强跑出1分55秒,仅差0.5秒即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,在中距离的比赛中以超过第二名12秒的巨大优势夺冠。而在1500米的比赛中,他和来自清华大学的强手全程领跑,在最后一个弯道被清华选手超越,又在直道前抢回了第一的位置,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相当精彩的比赛。
梅文强在男子8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
梅文强在男子1500米比赛中和清华选手领跑
物理学院大一新生王若熙第一次亮相首高,展现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采。在5000米的比赛中一路领先,小小的身躯在灿烂的阳光下跑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最终强势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。
大一新生王若熙在女子5000米比赛中
为打破赛会纪录的运动员颁奖
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
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
团体总分第一名
北京大学获得最佳组织奖
北大的运动员们在本次比赛中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、临危不惧的品格和超强的自我调试能力。短跑运动员张紫瑶在周日上午的女子400米比赛中以第二名的位置冲线时不慎摔倒,但她迅速站起并冲过终点,依然获得第七名,拿到2分。戴悦浩在赛前一周身体状态就不佳,男子400米赛前钉鞋又出现问题,穿着板鞋完赛的他仅获得第十名。赛后,二位运动员快速调整心态,在下午的混合4×400接力中发挥出色,获得第二名。
疫情期间,队伍全体成员赛前坚持每天做核酸、按时提交全部防疫信息,才保证了全员都能进场参赛,没有出现因为防疫信息未通过而错失比赛资格的情况。受疫情影响,进场人数受限,比赛现场显得格外冷清,非参赛运动员也不能进入内场陪同,同学们就在看台上大声为正在比赛的运动员呐喊,“北大加油”的声音响彻操场。周六还很晴朗温暖的天气到了周日急转直下,阴冷的天气对运动员们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。而北大学子不惧困难、不畏考验,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了不俗的水准,8人次在第二个比赛日登上领奖台。
去年,北大混合团体总分和清华打平,依靠冠军数优势获得第二名。今年,北大混团总分以领先第二名0.5分的微弱优势夺冠。高手之争,只在毫厘。这次的惊险夺冠让不少队员充分感受到了“团队”的意义,感叹“每个人的每一分都很重要”。
2022年的首高结束了。闭幕式的时候,阴了一天的天空慢慢放晴。“完全人格,首在体育”,20位运动员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奋勇争先、突破自我、理解“团队”、结交朋友,除了奖牌,也有了各自的收获。体育比赛是为了站上领奖台而比,但不是只有站上领奖台才有意义。让我们对获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,同时,掌声也要献给每一个在赛场上顽强拼搏、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。